中國(銀川)新材料產業協同創新聯盟成立大會暨中國(銀川)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高端論壇圓滿舉辦
11月30日上午,中國(銀川)新材料產業協同創新聯盟成立大會暨中國(銀川)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高端論壇在寧夏銀川開幕,中科協、自治區、銀川市有關領導出席大會。中國材料研究學會、中國金屬學會、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等國家級學會和國內重點高校、科研院所專家及國內新材料相關企業代表200余人參加大會,通過共享新材料領域前沿科技成果,共謀新材料產業創新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大計,助力銀川“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
2020年6月,銀川市成為全國“科創中國”22個試點城市和園區之一,全市圍繞重大戰略、主導產業發展需求,出臺了《銀川市建設“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實施方案》,確立了“推動科技經濟深度融合,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總體工作思路。通過與中國材料研究學會、中國金屬學會等四家全國學會對接,籌劃組建了中國(銀川)新材料產業協同創新聯盟。“聯盟”第一屆理事會成員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何季麟、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秘書長張增志、中國金屬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新江、北方民族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郭生偉及銀川市相關新材料產業公司負責人等28人組成,“聯盟”含組織單位、院校(科研院所)及學會、新材料和金融服務及信息技術企業等62家成員單位,同時聘請專家委員會成員34名。
聯盟的成立,將有效鏈接整合“政產學研金服用”各類創新要素,為科技工作者服務企業鋪暢有效通道,幫助企業及時準確找到科技成果,實現成果轉移轉化,著力構建科技經濟融合,推進“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推動銀川創新驅動戰略和產業高質量發展。下一步,“聯盟”將進一步匯聚來自新材料產業界、學術界、行業主管部門等各方面人才、技術、政策、資本等創新要素,充分釋放聯盟成員創新資源能力提供智力支撐和技術服務,實現創新鏈和產業鏈緊密貼合和高效對接,推動銀川新材料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實現科技產業雙促進和科技經濟融合發展,助推銀川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11月30日下午,在中國(銀川)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高端論壇上,國家材料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秘書處主任謝曼、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張深根、桂林地礦原院長及教授呂智、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馬淑花分別作了題為《新材料產業“十四五”發展思路研究》《典型廢舊金屬產品循環利用關鍵技術與應用示范》《半導體材料產業及加工工具現狀》《寧夏粉煤灰再生材料發展對策及應用案例》的主旨演講。在長達4個小時的主旨演講中,專家們圍繞未來新材料產業發展的方向、技術、人才、金融等全產業鏈發展的方方面面,結合實例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意見和建議。專家們表示,當前銀川在高純硅、多晶硅、切片、電池、組件到跟蹤裝置等較為完整的硅產業鏈已成為全國的典范,是我國西北地區新材料產業發展最具希望的城市。
12月1日上午,銀川市“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工作會商聯席會議舉行,討論“科創中國”服務銀川科技經濟融合發展協同創新長效服務機制。銀川市人民政府與中國金屬學會、中國材料研究學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簽訂了長效服務合作協議。寧夏力成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寧夏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共享鑄鋼有限公司等銀川市企業代表與院士專家、高等院校分別簽訂了框架合作協議。通過長效服務機制有效建立,專家提供智庫支持,推動學術科技成果、研究應用成果落地銀川,因地制宜集聚產、學、研、政優勢資源,把企業、金融、科技和人才以及政策環境等要素有效整合起來,進一步全面促進銀川市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
12月1日下午,寧夏墨工科技有限公司、寧夏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共享鑄鋼有限公司及天通銀廈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業邀請部分專家教授赴各企業開展一對一、點對點的“院士專家銀川行”活動,深入探討產業規劃、問診產業發展瓶頸、破解產業發展難題,針對企業技術需求提出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及時準確找到科技成果,并實現轉化,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同時,中國科技館、中國材料學會、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的專家們考察調研靈武市再生新材料產業發展情況,通過實地考察調研與座談交流,專家們表示,今后將幫助靈武市新材料產業的發展集聚專家和技術資源,助力靈武市科學規劃和平臺建設工作,切實推進靈武再生新材料產業的發展。